- · 《汽车实用技术》栏目设[05/29]
- · 《汽车实用技术》收稿方[05/29]
- · 《汽车实用技术》投稿方[05/29]
- · 《汽车实用技术》征稿要[05/29]
- · 《汽车实用技术》刊物宗[05/29]
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改革探索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医学图像处理课程内容和背景 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可对各种医学影像进行加工和处理,是一种辅助临床医生进行诊断的实用技术,受到科研团队重视。由于图像处理理论性强、内容抽
一、医学图像处理课程内容和背景
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可对各种医学影像进行加工和处理,是一种辅助临床医生进行诊断的实用技术,受到科研团队重视。由于图像处理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算法较多,设计的理论方法既包含时域又包含频域,学生要有很好的数学基础才能理解。但由于有限教学时间限制以及理论涉及的知识面广,很难在短时间内将知识讲透彻,因此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降。
二、课程定位存在问题
1.课程内容需明确
《医学图像处理》属于信息类课程,因此需要明确学生的知识结构,对他们所学的数学类、信息类以及计算机类课程有大致的了解。由于医学本科生的培养偏重于应用而非理论研究,因此对本科生的教学应该定位在算法的应用和实践上,着重讲解各种图像算法的应用条件和编程实现,让学生能够采用现有的图像处理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对各种数学模型的原理不做太高要求。
2.教学模式需改进
《医学图像处理》理论知识较为复杂,一般是老师采用PPT进行讲解,内容较为枯燥,不够吸引学生。针对图像处理实践性强、可视化程度高等特点,应该利用多媒体结合各种案例为学生进行讲解展示。
3.考核方法不合理
《医学图像处理》的考核方式一般是平时作业加上期末考试的笔试成绩,这样的考核忽略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考核方式不全面,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模式
医学院校学生所学知识主要关于医学方面,而图像处理涉及的知识点多且散,比如图像的空间域处理(几何变换、灰度变换等)、图像的频率域处理(离散傅里叶变换、频域低通滤波法等)、图像分割、图像配准等,这些要求学生们有较好的数学功底,对于医学本科生而言难度太大,忽略了本科生的知识体系和实际情况,将教学重点放在课程理论内容上面,不注重Visual C++和Matlab等编程平台的使用,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1.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效果
图像处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因此建议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将图像处理理论课的上课地点由教室改为机房,以方便教师在讲解算法时给学生们做演示。例如讲边缘检测算子时,通过演示Roberts算子、Soble算子和Canny算子对同一幅图像进行边缘提取,可以看出不同算子对图像处理结果的影响,Roberts算子对噪声敏感,Sobel算子对灰度渐变和噪声较多的图像处理效果好,Canny算子不容易受噪声干扰,能够检测到真正的弱边缘。上述演示过程方便老师说明不同算子的应用场合及其优缺点,可建立学生对边缘检测算子基本概念的直观理解。
2.强化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以基于形态学的图像增强方法为例,为使学生对多尺度Top-Hat变换算法完全掌握,结合专业特点,能将该算法运用到医学图像中,可将涉及到该算法的医学图像处理相关论文内容作为实验环节,布置给学生作为课后作业去编程,学生2-4人为一组共同完成,课堂上各小组展示成果。培养了学生编程能力,加深学生对算法的掌握。
3.课程考核改革,激发创新动力
《医学图像处理》课程包含了大量的算法实践,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开放性设计作业、教学内容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课堂表现要求学生课堂上积极与老师互动;其次结合专业特点要求两次综合性研讨设计,学生进行算法编程,并进行小组汇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笔试题目,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理解程度。
通过改革考核方式,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动力,并且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知识能够理解透彻。
四、结论
《医学图像处理》应用广泛,实用性很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仍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文章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网址: http://www.qcsyjs.cn/qikandaodu/2021/0223/758.html
上一篇:丽人中了苦肉计误爱浪子酿悲剧
下一篇:首届传统中医腹部诊疗技术学术论坛在京顺利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