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汽车实用技术》栏目设[05/29]
- · 《汽车实用技术》收稿方[05/29]
- · 《汽车实用技术》投稿方[05/29]
- · 《汽车实用技术》征稿要[05/29]
- · 《汽车实用技术》刊物宗[05/29]
对话哪吒汽车张祺:让A柱实现真正的“透明”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造车新势力带给整个汽车行业最大的变化,可能是让很多新技术实现了更快的落地。比如A柱盲区,每当汽车在转弯或者进入弯道前,驾驶员的视野都会被A柱部分遮挡,造成一个视野上
造车新势力带给整个汽车行业最大的变化,可能是让很多新技术实现了更快的落地。比如A柱盲区,每当汽车在转弯或者进入弯道前,驾驶员的视野都会被A柱部分遮挡,造成一个视野上的盲区,成为造成很多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这些年,各家车企的设计师也都在不遗余力地寻找解决A柱盲区的问题,其中一个解决办法就是让A柱透明,这样驾驶员就可以在车内清楚地看到之前视觉盲区内的障碍物,避免在大角度转弯时发生碰撞,特别是一些小孩和比较矮的物体。
在2020北京车展期间, 哪吒汽车智能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张祺在接受钛媒体等媒体群访时表示,A柱的盲区,很多车企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安全问题,但是受制于产业链和技术开发,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哪吒汽车首次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通过人工智能去解决这样的一个安全点。
让A柱实现真正的“透明”
这个全新的解决方案就是让A柱实现真正的“透明”,通过搭载在车身上的AR-View行车系统来实现,已经在哪吒U上量产。
哪吒U上的AR-View行车系统到底是如何实现透视A柱功能?具体来看,该套行车系统主要由对外视觉感知子系统和对内OLED柔性屏子系统组成。
其中,OLED柔性屏安装在A柱内侧,无缝连接A柱内饰,在不牺牲A柱坚固性的情况下,通过现实增强技术,也就是我们熟悉的AR技术,实现A柱的可视化,再通过依靠高清摄像头拍摄外部实时画面,然后传到车内屏幕上面。
同时,哪吒U的这套透明A柱不只是将摄像头拍摄的画面传输到车内,它还搭载了哪吒自主研发的智能软件,可以根据驾驶员头部移动来自动调整画面视角,智能化程度比较高。
在此次北京车展上,哪吒汽车发布的概念车Eureka 03,搭载了哪吒汽车下一代智能安全技术,包括下一代AI域控制器、下一代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下一代基于以太网的SOA架构,能够实现了“透明”A柱2.0、CMS电子后视镜系统等功能。
其中“透明”A柱2.0采用整块的完整曲面屏幕,呈现在Eureka 03上的效果是A柱几乎被屏幕完全覆盖,显示效果将会大幅提升,同时驾驶员可以通过“透明”A柱2.0,实现导航、车道偏离提醒辅助功能及前碰撞预警,能够进一步提升整车智能安全。
另外,在这款车上将采用CMS电子后视镜系统将代替传统后视镜,集成盲点侦测功能,通过“透明”A柱进行及时预警,最大程度保护用户的行车安全。
A柱实现透明这个原理看起来很简单,但实现难度比较高,由于A柱空间有限,所以选取的屏幕材质很重要,既要有很好的延展性,还必须要做到超薄才行,同时还要用到高精度的智能技术。
这样新一代安全技术的实现,不是一家就能全部完成,因此,在汽车行业内,现在可以经常看到一些企业联合起来形成各种各样的联盟,共同推动新技术的落地应用。
张祺告诉钛媒体,哪吒汽车通过技术的研发拓展了传统汽车对安全的定义。为了确保软硬件系统的安全性,哪吒汽车在2020北京车展上,携手万都、360、商汤科技、宁德时代、联创汽车电子,共同成立智能安全联合实验室,围绕电池安全、整车网络信息安全、自动驾驶以及智能安全技术等领域进行研发,联手打造智能安全战略联盟。
在张祺看来,这些企业都是各个领域里的头部企业,将这些行业里极具代表性的头部企业聚集在一起,将它们的安全系统整合应用到哪吒汽车上,从而能够很好的保障车上软硬件各方面的安全性。
下一代车型将应用记忆泊车技术
除了安全,智能也是未来车企绕不开的话题。针对L4自动驾驶的开发,未来哪吒汽车可能会采用联合开发的模式,而相关功能则会通过一步步进行场景化来实现。
张祺向钛媒体透露,哪吒汽车在下一代的智能驾驶域控制系统上还会把一些细致的场景做得更好。在下一代车型中将应用到记忆泊车技术,通过类似这样实用性功能的落地,让消费者感知到智能科技带来的便利性。
针对智能驾驶,哪吒汽车这些年也做了很多研发和投入,在张祺看来,L2+自动驾驶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对于消费者而言,对于L2+的认知还是有很大差别。比如APA功能(自动泊车辅助系统),哪吒U在侧方位停车的时候,能顺利停进去5.3米的极限小车位;AEB主动式紧急制动功能,最高可实现时速50公里避撞。
关于哪吒汽车在此次北京车展上提到的代驾司机,实际上是通过5G远程控制,在极限情况下,可以接管车辆。
文章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网址: http://www.qcsyjs.cn/zonghexinwen/2020/1011/603.html